

— 酒炮 —
来源:soon88顺博登录网址 发布时间:2025-07-17 17:23:06
今年是中国人民志原军出国作战七十周年,国家要举办一些庆祝活动。我父亲刘乃晏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...
产品详情
今年是中国人民志原军出国作战七十周年,国家要举办一些庆祝活动。我父亲刘乃晏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。最近,我看了父亲入朝作战的手稿,并作了整理。以此献给最可爱的人——敬爱的父亲和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将士们。
1950年6月25日,朝鲜内战爆发,美国立即出兵干预,并令美国海军第7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。
面对美国的侵略行为,我国迅速作出了应急部署,根据提议,于7月13日发出《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》,抽调13兵团及其他部队共25万余人,组成东北边防军。后又调9兵团、19兵团作为二线部队,随时准备出国参战。
1950年9月15日,美军实施仁川登陆,10月初美国越过三八线”,企图占领整个朝鲜。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,1950年10月19日,中国人民志原军13兵团,在中国人民志原军司会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下,跨过鸭绿江,开赴朝鲜战场,开始了抗击美军入侵的战争。
1950年11月,志原军9兵团入朝,我就在这支部队里,时任志原军9兵团26军77师230团政治处副主任,1951年4月任230团政治处主任,1952年6月回国,历时2年。先后参加了二、四、五次战役和平金淮阻击战,在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中荣立三等功,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的三级自由独立勋章。
1950年9月,26军从上海奉贤县换防山东,驻扎在滕县大坞地区集结待命,同时,受领了抗美援朝的作战任务。26军77师进行了部队建制扩编,组建了炮兵团和工兵营,下辖229团、230团、231团、炮兵团、师直工兵营、警卫连、通信连等,全师达到齐装满员。1950年10月,按照上级要求改编为中国人民志原军第77师。10月29日,朱德总司令员在陈毅等首长陪同下,专程到曲阜接见了9兵团团以上干部并作了形势报告,对部队进行了广泛动员,使广大干部战士倍受鼓舞,坚定了保家卫国,敢打必胜的信心。
接受抗美援朝的任务,部队是有思想准备的。自从美国发动朝鲜侵略战争以来,根据上级指示,已经对部队进行了半个月的专题教育。为深入搞好部队的动员教育,我和团政治处宣传股长连夜备课,备好后用油印机印出来发给部队。为此,已熬了好几个夜晚,老炊事员每晚12点给我送来一碗面片汤,并嘱咐我不能光熬夜,累坏了身体。那个情景一直留在我脑海里,老炊事员比我大几岁,他像兄长关心弟弟似的,我从心里一直感激着那位老炊事员。战争年代,部队团结一心,各方密切配合,后勤人员为作战人员服务,周到细致,后勤人员为保障部队打胜仗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。
1949年10月,26军奉命解除任务,和9兵团20军、27军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,26军作为9兵团预备队,于1950年11月进入集结地域。
1950年11月9日,我跟随26军77师作为第二梯队开赴辽宁抚顺地区集结。我们的部队乘火车向北前进,苏军炮兵等部队则向南驶去,有时候在车站上和行军的兄弟部队碰面,互相点个头,示意尊重和问候。浩浩荡荡的行军途中,充满了战争气氛。好在,我们打完仗才一年多,加之部队进行了攻的训练,思想上是有打仗准备的。对战争,不单单是习惯,而且是有准备的。
八年抗战、四年解放战争,我们从始至终在打。当时部队都自豪得认为,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我们是胜利者,大不了再打几年,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。我和战友们就是带着这种敢打必胜的信心,踏上抗美援朝征程的。经过几天连续行军,部队来到辽宁,驻扎在一个叫营盘的村子里,我和警卫员伊培根住在一户人家,他们住炕头,我们住炕尾,我们相处得很好。房东听说部队要去朝鲜,嘱咐我多带些食品和衣服,我让小伊把所有的钱买了4斤饼干,带上出国打仗备用。
一天,我接到通知,去驻在抚顺的26军军部参加入朝作战政治工作会议。会议结束后,抚顺市委市政府为即将出征的26军参加会议的人员举行了丰盛的晚宴。我的几个战友说,这是为出征前线军全体政工干部聚在一起,出国前喝了一顿壮行酒,这个酒不是一般的酒,寄托了祖国人民希望志原军旗开得胜打胜仗的期望。
11月份的辽宁,已经是大雪纷飞了,我们都穿上了在山东时发的绿色的粗呢军服,这是第一次穿上这么好的军服。但不久,我们又都换上了棉衣,因为粗妮军服不挡寒。
1950年11月16日,部队乘火车进入吉林省,在临江市下车。临江市就在鸭绿江畔,与朝鲜隔江相望。此时,对岸不断有朝鲜人群向临江市蜂拥而来,有群众,有军人,也有干部,还有些伤者,有从已经结冰的河上过来的,也有从桥上过来的。临江小城市,一下进来很多朝鲜人,他们在这里喝水、吃饭、稍事休息后,又向我国内地赶去。
此刻,我预感到,美军侵朝部队离我们已不远了,战争离我们慢慢的接近了。11月19日下午,伴随着夕阳的余辉,我随部队从临江开始出发,肩负着使命,马不停蹄的到达了临江对岸,来到了朝鲜的国土上。这里的马路上,到处都是涌向我国的朝鲜人,他们的国家的大部已被美军占领,国破家亡,人民已没有安全领地了。
我和部队经过一夜急行军,进驻土城洞一带。白天人员要分散防空,晚上人员集中居住,我又恢复了战争时期的生活小习惯。早晨起得很早,就把政治处的们从睡梦中叫醒,吃完饭后,去村外防空。
部队在此驻扎6天,主要是补充弹药、食品和冬服。白天防空夜间集中休息,工作怎么开展?已过了一年多和平环境的生活,怎么能尽快适应临战环境呢?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,在9兵团报纸《长江报》登载了。
当地的朝鲜老百姓大部分已经逃离,只是偶尔遇见几个人,也是准备逃走的。有一天晚上,我接待了一位胳膊负伤的人民军副连长,通过翻译,我们作了交谈。他对中国人民志原军入朝,既万分感激又信心十足,我招待他吃了饭,并给了他一些食物,他说要去中国养伤。
有一天,我骑马去师部开会,沿鸭绿江边向北走去,看到江岸对边,一些孩子在江边上玩耍,有的在打洞捉鱼,站在朝鲜,面对祖国的山水,面对祖国的孩子,我特别高兴,情不自禁地对孩子们叫喊起来,让他们注意安全。江的对岸是祖国,这一些孩子在天真快乐地玩耍,还不知道异国同胞正在遭难,朝鲜战争已经打响,我担忧一江之隔的祖国和孩子们的安危,因为朝鲜战争也会受到殃及。
第二次战役,是中国人民志原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,将美国及其侵略军,诱敌至于预定战场后,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,此役扭转了朝鲜战局。“联合国军”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西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,被迫放弃平壤、元山,分别从陆路、海路退至“三八线;以南。
我跟随部队参加了第二次战役,于1950年11月25日开始投入战斗,至12月10日退出战斗,历时半月余。
战役前,朝鲜东线师已抵惠口,逼近鸭绿江边,由元山登陆的美5师随后跟进。美陆战1师沿咸兴向北进犯。我20、27军已歼灭陆战1师一部,我26军奉命赶往长津湖参加围歼美陆战1师的战斗。
1950年11月25日,我所在部队77师230团奉命急速南下参战,准备攻歼退缩至下碣隅里地区的美第10军主力陆战1师。经过急行军,77师先头部队于12月1日抵至西德里、长津湖一带,此时,美陆战1师全部及美3师一部,已被20军、27军包围于下碣隅里、新岱里、柳潭里地区。
当时我军没有制空权,我跟随77师230团冒着敌机的狂轰乱炸,经过9天急行军才到达作战位置。
行军途中,为防止敌机轰炸对部队造成伤亡,白天部队只能分散在山上或雪地里防空,晚上才能集合起来行军。每个人随身只带了3天干粮,却吃了10天,沿途得不到任何补给。冰天雪地的冬天,找不到一丁点东西吃。许多朝鲜老百姓,都被战争打跑了,偶尔遇到几个老百姓,都自身难保。我们带的东西吃完了,肚子太饿了,出去找点吃的东西。白天,我和警卫员小伊,冒着敌机轰炸和扫射的危险,到村子里和村周边找吃的东西。开始什么也找不到,后来发现一个土豆窑,但没土豆,我们用脚跺了跺,踩出来像银杏般大小的小土豆,我放在胳膊窝里挟一会,化了冻,发软了就可以吃了,不好吃,但没办法呀,没东西吃。团长有胃病,不敢生吃土豆。我劝他吃点,不然会饿死的。当时的艰苦艰难可想而知。我们团里领导都吃不上饭,部队的难处可想而知。每个战士弹药带的较多,负荷超重,连续行军,没有饭吃,又得不到休息,后勤供不上,指战员体力受到了很大影响。
当时我军行军全靠步行,只有少量汽车运送后勤物资。在9天的行军途中,所有道路被人踩、马踏、车压后,变成厚厚的冰层。
我们行军的速度受到很大影响。路经三浦里的那天晚上,要翻越一座大山,不少人摔了跟头,有人数着摔了三十多个跟头。我们团政委因体力不支留在了行军路上。我们的军马都掉队了,路面太滑,军马都不敢向前走了,有的摔倒了站起来四蹄发抖,只好交给收容队,我们团领导只好改为步行。
天上敌机四处扫射和扔炸弹,我军没有空军支援,没有地面防空火力,对敌机无法构成威胁,任由敌机狂轰乱炸。为了抢夺战机,部队暴露在敌机轰炸扫射下,但还要冒死赶路,这就给部队带来很大伤亡。凡是军马携带的小炮、弹药,大多留在了行军路上,我们迫击炮连、重机枪连的军马,已被敌机杀伤三分之一。一路走下去,沿途尽是我军冻伤、战伤、牺牲人员,轻者自己走向后方找医院去,重者坐在或倒在路旁,有的已经牺牲几天了。因为后勤保障跟不上来,许多伤员躺在雪地里,得不到医疗救治。部队的任务是快速赶往战场,眼睁睁的看着伤员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救助。
我见到有的伤员绝望的叫道:给我点饭吃吧,给我点水喝吧。有的伤员说:不能把我扔下,我还能打仗啊。其状甚惨,令人心酸,这对部队的士气影响很大。战斗还没打响,部队已减员很多,而且看不到好转的迹象。
上级只是规定,部队驻地白天不准冒烟,夜间不准冒火,这是防空的需要,可部队怎么生活?吃什么?没有具体保障措施。对此,我们几个团领导一筹莫展,十分忧虑。这种连续行军,带来很大的消耗,还有敌机狂轰滥炸,吃饭和救治伤员,这是团、师、军,甚至兵团领导也无力解决的问题。这些综合性或者全面的消耗,严重削弱了部队战斗力。
战争的残酷性,是没办法想象的。朝鲜战争,美军利用空中和火力优势,经常切断我军补给线和后勤保障,致使我军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26军后勤70辆运输车,几乎全被美机炸毁,人员、物资损失很大,补给全部中断。战斗还没打响,26军连续长途行军,极度疲劳,粮食已尽,毫无补给,冻饿交加,冻伤、饿坏的人和伤病员很多,并且减员不断骤增,部队战斗力大大下降。
1950年12月6日,我随部队进入作战地区一一赤浦洞一带,当日夜晚便仓促投入战斗,即惨烈的长津湖战役。
我所在的230团,在长津湖作战,打的相当艰难。1950年12月7日下午,我团接到师部命令,晚上8点和兄弟部队一起攻击下京里。2、3营各为一路从京下里西北角向京下里村守敌发起攻击。接到任务后,我和政治处的,根据战役部署精神,迅速开展了部队思想政治工作。我们政治处的一起商量了几条对部队作战动员的内容,并分头去营、连进行传达。按照分工,新来的主任,分工管后勤,我分工管前指,负责作战部队的政治工作。我一个人向6个营连单位做了战前动员。
我们团指挥所,位于京下里西北约一里地的山坡一块大石头后边,冻土挖不下去,只是把积雪铲去,借助石头搭了几个树枝,算作指挥所,副师长、团长和我,还有作战股的两位在前指。
战斗打响了,很激烈,异常残酷。副师长董玉湘(曾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)在团前指,不停的向部队催促,“坚决打,快速打,消灭敌人。团长张瑞胜非常着急,不时询问部队进攻情况,副团长肖学乾在前线不断打电话汇报情况,一会说敌人火力强大,工事完备,不易攻破。一会说我军重机枪(马克新)打不连,许多步枪也打不响,因为天气严寒。一会说部队伤亡很大,几个营、连干部相继负伤。部队激战一夜,数次进攻未果。2营伤亡殆尽,3营只剩下一个半连。敌人的炮弹爆炸声不断在山谷里回响,敌机在空中嗡嗡乱叫,我和团前指的几位领导又急又冷又饿,还得指挥部队作战。
打到天亮,上级命令停止攻击,原地与敌人对峙。美陆战1师遭我3个军打击,加之冻伤等原因,伤亡惨重,18000多人,仅剩3000多人,已无力继续抵抗,余敌于12月8日中午12点,在百余架飞机和坦克掩护下,向古土水方向突围。部队发扬不怕困难,不怕疲劳,连续作战的作风,在弹药、补给供不上的情况下,紧紧追赶逃敌,穷追猛打残敌。12月8日下午1点半,我军占领下京里,但部队战斗力已经严重削弱,加之美军机械化行进,我军徒步行军,实在无力追赶残敌了,只能眼睁睁看着机械化装备的美军,在飞机、炮火掩护下向南溃逃。
美陆战1师为突破我军包围,向我军实施猛烈的航空兵火力和炮火打击,敌3000多人、汽车400多辆,在百余架飞机和坦克支援下从下碣隅里开始向南实围。77师接到26军急令,将敌人包围全部消灭。但部队经过9天行军,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,再加上仓促出击,我军装备比美军差一大截子,只能给敌人重创,没有汽车、装甲车追赶敌人,这一仗未能达到全歼敌人目的。
我所在230团7连在攻击下碣隅里敌人机场时,遭敌人火力打击全部壮烈牺牲。229团多次攻击敌人未能奏效,伤亡惨重。美军依仗机械化和装备技术上的优势,撕破包围圈,向南逃往古土水,与该地守敌会合。1950年12月9日,77师组织229团与敌激战,但该团仅剩不足百人能参战,而且体力严重不支,未能对古土水之敌形成合围全歼敌人。
刘乃晏, 1924年6月26日出生在山东省沂南县, 1940年8月参加革命, 1940年8月入伍, 1942年7月加入中国。历任:山东纵队蒙山独立支队公务员、山东纵队蒙山独立支队二营五连战士、副班长、班长、文化教员、副指导员,鲁中军区费东独立营宣教干事,鲁中军区警备2旅4团2营5连指导员(费东独立营编为该团2营),鲁中军区9师26团2营5连指导员,华东军区8纵23师68团迫击炮连指导员,8纵23师68团直属队政治协理员,3月任该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,8纵23师68团1营教导员,华东军区26军77师230团政治处主任,华东军区26军78师坦克团政委,26军33师98团政治部政委,26军33师政治部副主任,26军77师副政委、26军77师政委, 26军政治部副主任,后勤部副政委等职。
曾参加过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。因战受伤评为二等甲级革命伤残军人,荣立二等功一次、三等功四次、通令嘉奖三次,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、自由独立勋章、三级解放勋章、三级独立自由勋章、独立功勋荣誉章。
刘乃晏16岁时参加八路军,参加了数次艰苦的反“扫荡”作战。先后参加了大顶山、观上、五彩山战斗数十次战斗。 解放战争时期,刘乃晏先后参加了鲁中围歼五洪九的战斗,淄博保卫战,章丘文祖战斗、攻克安邱战斗,孟良崮战役、菏泽土山集、沙七集战役、许昌战役、洛阳战役、开封战役、济南战役、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、上海战役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刘乃晏奉命入朝作战,任志愿军26军77师230团政治处主任,先后参加了二次战役、四次战役、三十八天阻击战、平津淮狙击战役。 从朝鲜回国后,刘乃晏历任团政委、师副政委、师政委、军政治部副主任、后勤部副政委等职。他恪尽职守,作风务实,经常走基层、下部队,为部队建设殚精竭虑,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离休后,他始终以一名老党员、老战士的规定要求自己,革命意志不褪、精神不减,继续发挥余热,为军队建设建言献策,以实际行动弘扬了我党我军优良传统,从始至终保持着人的政治本色。先后被全军、、联勤部表彰为先进离休干部。
战争太残酷了,入朝作战总计40万牺牲。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![祈祷][得意]
上一篇:这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与以往有何不同
下一篇:汽车人才培养的时代之问
酒炮